保护创新积极性,民企能否承受其重

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用民间协调和司法相结合

2008-06-04

   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轻纺城的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来,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和诉讼,一直伴随着轻纺城的成长。日前,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引进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与研究院共同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意欲通过民间协调及司法诉讼相结合的途径,维护纺城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对于注重创新的企业、经营户不失为一佳音。

  花样保护,纺城不能承受之痛

  费尽心思设计花样,成果却被他人摘走。今年4月,轻纺城西市场周先生遭遇了这样的不测。周先生设计这款印花麻的灵感,来自于家里挂的一幅工笔仕女图。然而,产品上市第三天,就遭遇了“克隆”,且人家的售价只要每米7.8元,足足比自己低0.2元。得知这一消息后,周先生很快把价格下调到同样价格。然而,还是乏人问津,一问,才知道该印花麻“市场价”已下跌至7.6元。面对仓库里积压的5000米布,周先生心痛不已。

  为了阻止别人的仿冒和侵权,周先生咨询了多个部门,然而,大家对周先生碰到的困难,却表示无能为力,称这样的事情在轻纺城屡见不鲜,必须由周先生自己收集相关证据,然后通过诉讼来维权。

  收集证据打一场并不能胜算的官司,谈何容易?无奈之下,周先生对这些布匹进行削价处理。仿冒、复制这一陋习,让不少意欲创新的轻纺城经营户为之头痛,一朝辛苦付之东流,谁还愿意冒着巨大风险持续创新。

  痛定思痛,纺城商会率先尝试

  我县纺织面料高级设计师金关秀告诉记者,一个原创新产品的诞生,正常情况下要经历如下几个步骤:构思,绘图,电脑描稿,发片,制网,印花,试样。这几道程序下来,不包括创意本身,其他各项成本综合费约是4000元至5000元。而如果是盗版,根据其不同的盗版途径,则可大大节约成本,有的甚至是不花分文。

  未能很好地保护创新产品,显然助长了盗版行为的盛行。据记者对轻纺城经营户网友的抽样调查显示,约有八成经营者曾被人盗过花型也盗过别人花型。一些经营户想尽方法保护花样,更有甚者因噎废食干脆远离创新。

  2006年,因对盗版行为的深恶痛绝,让一些市场经营户走到了一起,大家通过商会组织,以行业自律的形式建立了杜绝盗版联盟。然而,这一联盟仅限于商会内部,对跨商会之间的盗版行为仍难以约束。几家商会多次在有关场合上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组建成立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打击盗版行为,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

  民企勇挑重担,精神比行为更可贵

  前不久,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引进了具有知识产权代理资质的专业公司,专业开展注册登记、调查取证、侵权纠纷诉讼等知识产权代理业务。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调查取证及诉讼,一直是业内公认的难事,后期调查取证难、诉讼难往往极易挫伤被侵权者今后注册登记积极性,对此,该研究院专门成立了浙江省纺织面料设计协会,还将建立面料库,通过技术手段为面料是否涉及仿冒提供依据。经登记的产品发现被侵权后,通过专业调查取证,或通过协调,或通过诉讼,以保护被侵权者的利益。“既有法律的靠山,又有诚意的服务,相信轻纺城的创新积极性将切实得以维护。”尽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对前景充满了信心,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完全不依靠行政途径的维权之路还是会走得较为费力,而如果既通过法律又通过行政执法,事情将会更加好办。

  其实,花样保护,这在我县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00年,我县就成立了相应的登记保护管理办公室。然而,随着行政许可及职能划分等一系列新因素出现,近年来,花样保护这一话题变得沉重和后继乏力。

  据了解,目前针对轻纺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三种形式,一是科技部门的专利申请,二是工商部门的花样登记管理,三是文化部门的版权执法保护。然而,由于三个部门各司其职,难以形成合力。因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轻纺城花样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能对现有资源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相关部门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保护轻纺城的创新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