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进口要“多根筋”
2010-04-01
浙江省工商局近日公布洋品牌质量检测报道,近6成服装抽检不合格。这一消息在中国轻纺城引起热议,业内人士指出,面料和服装企业应引以为戒,严把质量关,进口原料和产品要“多根筋”。
六成洋品牌不合格
据了解,省工商局对杭州、宁波、台州三个地市多个商场销售的85批次进口品牌服装进行质量监测,合格37批次,不合格48批次,合格率仅为43.5%。
不合格产品主要来自意大利、摩洛哥、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爱马仕”、“范思哲”、“ZARA”等30个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涉及牛仔裤、T恤等多个类别,存在色牢度、PH值、甲醛含量等不符合标准及说明标注不规范等问题。
累及纺城面料商
轻纺城面料商马先生感叹:“洋品牌被查出质量问题后,肯定会累及面料供应商。”据介绍,按国际不少大牌的运作规律,批量小、时间紧、要求高,为确保其产品前沿性,一般一种材料只选择一家供货商,如果出现问题,短时间内很难及时调整,但为确保品牌形象,必将考虑调换供货商,到时候销售渠道或将因此中断。
质检意识萌芽
“真正的服装品牌,除了把握时尚外,还要严把质量关,使产品散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纺织品检测中心主任樊建美表示,眼下,越来越多纺织和服装企业的质检意识不断提升,浙纺院检测中心从2006年成立以来,出具的检测单每年都以50%的增幅递增。
不少纺企也早闻风而动;“恒美家纺”在原料采购时要求对方提供相应检测报告,还对每一品种、批次和颜色的成品作抽检;“迪默纺织”、“城中乐纺织”除了在当地做检测外,还经常赴外地做一些非常规项目检测;“怡创印染”严把助剂关,只允许绿色环保助剂进入生产环节。
担当更多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这次省工商局查出来的是进口产品,但作为中国纺织品生产基地和贸易基地,中国轻纺城应该发挥表率作用,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如倡导、呼吁面料和服装企业,开展质量检测,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对纺博会的参展产品进行抽检等。
|
|